时间:2024-08-19
时光与你,暑期“4+x”(二)
时间:2024-08-19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青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年学生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通过“4+X”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引导青年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还能够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为将来投身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假期读书活动: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23小学教育二班 江婷230410010245
《爱的教育》这本书很值得一看,尤其是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本书更值得我们去读,去学习。《爱的教育》的作者是意大利亚米契斯,他创作了许多反映教育教学的作品。
在《爱的教育》这本书里,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生活中一些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他所倡导的爱的教育,包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尊师爱生、体贴父母等人类美好的精神和情感。这些小故事,通过孩子叙事的形式表述出来,让人感觉特别熟悉与亲切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教育的奇迹》读书心得
2023级小学教育一班 梅好 230410010109
专业领域书籍学习心得教育的神奇效力在《教育的奇迹》一书中得到了详尽阐述。该书主要论述了,即便是那些在父母和教师眼中一度被视为差等生、智力障碍、问题儿童或身体有障碍的孩子,如牛顿、爱迪生、达尔文和爱因斯坦,也能在教育的熏陶下取得成功。这些负面的初步印象并未妨碍他们成为杰出人才,显然,教育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一现象启发我们,教师必须对每位学生抱以关爱,发现并赞赏他们身上的独特优点,以此作为激励的源泉。正如教育家夏丏尊所言:缺乏情感与爱,教育就如同无水的池塘,失去了其存在的本质。
打卡记录体育锻炼:
羽毛球运动感悟
23学前2班 刘艳230410020210
在这个漫长而又充满活力的暑期,我选择了羽毛球作为我每日坚持的体育运动。起初,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决定,想要在闲暇时光里充实自己,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然而,随着一天天的坚持,我逐渐发现,这项运动带给我的远不止身体上的锻炼,更有心灵上的滋养和对生活的全新领悟。
手中紧握着那支轻盈的球拍,仿佛握住了开启活力之门的钥匙。最初的几天,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还未适应这样的运动强度,步伐略显笨拙,挥拍也不够有力。但我告诉自己,这只是开始,坚持下去就会有所改变。
刘艳供图
红色专项调研:
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精神
22学专科班 钟嘉玲220310010108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铭记历史,方能致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是惊涛骇浪阻挡在前方,所以在当今时代尤其需要汲取红色精神的力量,用奋斗传承好、弘扬好红色精神,才能够让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变成每一个人前行的动力。8月15日,基于我校开展的“4+X”活动,我再一次走进了修水秋收起义纪念馆,重看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正如秋收起义纪念馆的后记一样,“今天,秋收起义的枪声,虽离我们远去,但先辈们“红色领带系在颈,只顾死来不顾生 ”的豪迈誓言,仍在我们耳边回响;虽然我们已听不到先辈们秋收起义时的怒吼和奋勇鏖战的鼓角争鸣,但秋收起义所凝聚的中国共产党人“ 坚定信念,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
钟嘉玲供图
制作“感恩账”
春晖寸草,难以回报
22小教 曹语桐220410020101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大学时光里,每一步成长的足迹都深深烙印着父母的辛勤与付出。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向我的父母表达我最深切的感激之情,记录下这份沉甸甸的感恩帐。首先,我要感谢的是父母对我经济上的无条件支持。大学的生活费用、学费以及各类学习资料、生活用品的开支,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然而,父母从未在我面前有过丝毫的抱怨或犹豫。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工作,为我铺设了一条通往知识殿堂的道路。这份默默的承担,让我能够心无旁骛地追求学业,享受大学生活的每一刻。
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我深感无以为报。但我知道,最好的回报就是努力学习和工作,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我也会将这份感恩之心传承下去,用自己的行动去关爱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相信,只有这样,我才能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和付出。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
21学本班 何丹210410010146
何丹供图
(以上部分节选展示)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让我们携手并肩,充分利用这个暑期,投身于“4+X”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戈雨晨/一审一校:倪温洁/二审二校:罗天天/三审三校:冯唐锴)
版权所有:景德镇学院-教育学院 制作发布 景德镇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域名:jdzu.jx.cn 赣ICP备05000937号-1 域名:jdzu.edu.cn 赣ICP备050009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