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31
教育学院“五色仁师”|“红”:教育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时间:2024-12-31
(本网讯:文|张可/图|李瑞莹)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12月26日下午,教育学院在党员活动室召开了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会议由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李莉主持,党委副书记、院长冯兵,党委副书记冯唐锴,党委委员、副院长黄书生,副院长汪潇出席会议。
会议现场 李瑞莹摄
李莉发言 李瑞莹摄
在会议的第一议题学习中,李莉首先传达了《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内容,冯唐锴也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然后,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正式开始对2024年调研报告进行交流研讨。研讨中,李莉立足于我院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专业发展,作了《基于人口出生率下降社域下的专业发展及就业前景分析》的调研报告。通过详实的调研数据,深刻分析了当前的就业形势,并结合教育学院2025届毕业生基本情况,详细剖析了大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李莉强调,指导2025届毕业生就业时,要引导他们正视机遇与挑战,避免盲目跟风,跳出“幸存者偏差”的误区;要端正心态,积极面对就业压力,降低心理预期,先就业、再择业;要充分利用好应届生身份,争取更多就业机会。为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她提出了“一降、二升、三适应”的就业策略。她表示,教育学院将全力以赴,通过精准对接招聘资源等一系列有效举措,为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保驾护航。
冯兵发言 李瑞莹摄
冯兵作了《人口出生率下降对小学教育格局影响》的研究报告。他首先对小学教育现状及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了小学教育整体发展概况,人口出生率降低对小学招生影响以及小学教育面临的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教育理念落后等挑战。接着他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需求、师资队伍建设与调整策略、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创新三个方面针对人口出生率降低对小学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他指出小学教育未来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支持与引导、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和社会各方参与合作。展望未来,小学教育的发展无疑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冯唐锴发言 李瑞莹摄
冯唐锴作了《培养大学生就业意愿 提高大学生就业意识—大学生就业意愿和就业意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他指出当前部分学生存在消极就业、过度追求高质量就业和稳就业的现象,慢就业现象严重,部分同学对薪酬期望值太高,留景就业意愿不强和市场供需冷热不均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他提出了完善就业体系机制、改进就业指导方法、科学开展考研考编指导和服务、结合学生就业意愿有的放矢的开展就业岗位的拓展、人才培养应紧跟行业发展、创造提升职业意识和就业意愿的文化氛围等措施。
黄书生发言 李瑞莹摄
黄书生作了《关于景德镇市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知识技能》的调研报告。他从幼师融合教育知识技能现状影响因素和从师融合教育知识技能需求影响因素的角度,指出一是要合理提升特殊教育专业背景幼师比例,我校适时开办特殊教育专业;二是要培育融合理念,逐步树立幼师对融合教育的积极态度;三是要突出实践导向,定点加强幼师融合教育知识技能储备;四是要共建合作平台,开展典型个案构建幼师发展支持网络。
汪潇发言 李瑞莹摄
汪潇作了《景德镇学院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情况》的调查报告。通过前期调研,他发现学生对专业发展前景和就业情况有所担忧和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疑惑。针对此类问题,他提出要开展多样化、多元化就业帮扶,进一步结合思政教育,深化校企校地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情怀,增强其从教意愿。接下来,还要持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切实从学生需要和发展出发。会议最后,李莉指出,学院应致力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专业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深化与多所小学名校、名幼儿园的合作,共同建设好实习见习基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此外,还要积极落实访企拓岗活动,深化校企合作,为学生的高质量就业提供更加有力支持。
学院科级以上干部、各教学系部主任列席此次会议。
(编辑:杨海薇/一审一校:张凯强/二审二校:江霞琴/三审三校:冯唐锴)
版权所有:景德镇学院-教育学院 制作发布 景德镇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域名:jdzu.jx.cn 赣ICP备05000937号-1 域名:jdzu.edu.cn 赣ICP备050009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