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18
返乡实践践初心,青春建功新时代|教育学院寒假“返家乡”活动(七)
时间:2025-02-18
23学前一班 高露
(本网讯:文∣梅好)在2025年寒假期间,高露同学作为景德镇学院教育学院学生,积极响应学校“携手景院·筑梦未来”寒假社会实践号召,回到母校抚州市南城一中开展了一系列招生宣传和交流活动。
高露同学通过大学经历分享会,回顾了自己从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懵懂到热爱的过程,分享了专业学习、实践探索和丰富校园生活的经历,激发学弟学妹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在招生政策及学校特色宣讲会上,她详细介绍了景德镇学院的办学理念、教育学院的“五色仁师”党建品牌、专业设置和奖助学金政策,让同学们对学校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她还与高中老师深入交流,表达感激之情,并探讨中学与大学教育衔接问题。在报考经验介绍会上,她分享了报考策略和教育学院的就业前景等信息。此次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学弟学妹对大学生活和景德镇学院表现出浓厚兴趣,部分同学有报考意向。
通过这次活动,高露同学锻炼了沟通、组织和表达能力,更深入地了解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也认识到中学与大学教育衔接的重要性。她表示将继续努力,为学校招生宣传贡献力量,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报考景德镇学院。
24学前二班 刘洋敏
刘洋敏同学在“返家乡”社会实践中收获满满。她积极参与了假日课堂活动,作为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提供了贴心的假期托管服务。在课程设置方面,她不仅开设了手工、美术、音乐等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兴趣课程,还独具匠心地新增了防范性侵、心理健康等创新课程,填补了学校和家庭之外的关爱空白。在与孩子们的亲密互动中,刘洋敏同学不仅锻炼了自身的专业能力,还大大提升了人际交往技巧。
除此之外,刘洋敏同学还投身于高安市图书馆的志愿服务工作。她协助工作人员维护阅读环境,用实际行动传承文化,服务社会。同时,她报名参加了宜春市“青苗计划”人才讲堂,在学习与交流中,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
此次实践活动,让刘洋敏同学深刻领悟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实践过程中,她培养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出色的团队协作精神。她清晰地认识到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巨大应用价值,并且通过团队合作成功克服了诸多困难。实践活动还帮助她明确了职业兴趣和方向,让她更加珍惜校园生活。她决心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她也期待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类似的实践机会,让同学们在实践中茁壮成长,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24小教二班 朱雅琳
朱雅琳同学积极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投身蒙阴地区的社区卫生寒假志愿者服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卫生问题面临诸多挑战。朱雅琳同学和她的实践队秉持着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区卫生打扫活动。
活动前期,团队成员们精心准备清洁工具、用心制作宣传海报,并组织了系统的培训,认真学习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知识。
活动当天,朱雅琳和队员们首先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他们不仅发放内容丰富的宣传资料,还举办了生动有趣的讲座,特意邀请专家为居民详细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为了让居民更好地掌握,他们还设置了互动环节和示范点,现场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
随后,实践队分成多个小组,有条不紊地开展卫生清扫工作。他们清扫街道、擦拭宣传栏、清理楼道杂物,同时积极向居民宣传环保知识。尽管天气寒冷,但队员们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在他们的带动下,许多居民也纷纷加入到活动中来。
经过一天的辛勤努力,社区环境焕然一新,此次活动获得了居民们的高度赞扬。朱雅琳同学深刻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光荣感和奉献带来的快乐,社会责任感也得到了显著增强。同时,她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她深刻认识到,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不仅能够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还能在实践中锻炼自我、提升综合素质。她表示,未来将继续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坚信每一份点滴努力都能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编辑:杨海薇/一审一校:张凯强/二审二校:江霞琴/三审三校:冯唐锴)
版权所有:景德镇学院-教育学院 制作发布 景德镇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域名:jdzu.jx.cn 赣ICP备05000937号-1 域名:jdzu.edu.cn 赣ICP备050009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