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1
【暑期“三下乡”】瓷韵浸润乡土间,非遗薪火照童心
时间:2025-07-11
(本网讯:图|薛芊芊、叶睿奕/文|薛芊芊)为传承景德镇瓷都文化,守护非遗薪火,7月4日,景德镇学院“瓷韵乡情,陶染童心”暑期三下乡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张凯强、江霞琴的带领下,走进景德镇市浮梁县东安小学,开展了一场以“探瓷都申遗,承非遗薪火”为主题的沉浸式实践活动,让千年瓷韵在乡村课堂绽放光彩。
实践团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薛芊芊摄
实践团成员以“青花姑娘的蓝”开启非遗故事宣讲。成员杜佳骏声情并茂地讲述:元代景德镇刻花匠赵小宝的未婚妻廖青花,为寻找能“画瓷”的颜料,随舅舅深入深山三月,终得蓝矿石的故事。寒冬里,她独自冒雪采挖却冻僵长眠,赵小宝用这些矿石研制成料,经窑火淬炼诞生了青花瓷。孩子们眼中满是敬佩与好奇,一个个稚嫩的追问,非遗的种子在童心中悄然扎根。
杜佳骏同学讲诉非遗故事 叶睿奕摄
随后,实践团带领孩子们探寻青花瓷的文化密码。杜佳骏同学指着缠枝莲纹讲解:“这不仅是东方祥瑞,还藏着古埃及莎草纹的飘逸、古希腊茛苕纹的卷曲呢!”当讲到波斯 “苏麻离青”钴料与本地高岭土结合,幻化出“宝石蓝”“孔雀绿”等色彩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光芒,真切体会到青花瓷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晶,感受着匠人的智慧与文化的魅力。
杜佳骏同学书写文字 叶睿奕摄
互动问答环节气氛热烈。“表面有青蓝色花纹的是哪种瓷器?”“青花瓷!”“中国著名瓷都在哪里?”“景德镇!”从陶器特点到唐三彩用途,从釉的作用到丝绸之路与瓷器的渊源,孩子们在欢乐中牢记陶瓷知识,对瓷都文化的认知愈发深厚。
同学们知识竞答 薛芊芊摄
活动尾声,实践团成员刘晓燕、金婷婷与孩子们共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嘹亮的歌声回荡校园,既展现少年朝气,也传递着传承非遗的坚定信念。孩子们用清脆嗓音诉说着对家乡文化的自豪,对传承瓷都技艺的向往。
师生齐唱红歌 薛芊芊摄
此次活动,让瓷文化的种子在乡村童心中生根发芽。实践团成员表示,将继续以实际行动探寻瓷都申遗之路,让非遗薪火在乡村教育中代代相传,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让千年瓷韵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耀眼的光彩。
(编辑:李瑞莹/一审一校:张凯强/二审二校:江霞琴/三审三校:冯唐锴)
版权所有:景德镇学院-教育学院 制作发布 景德镇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域名:jdzu.jx.cn 赣ICP备05000937号-1 域名:jdzu.edu.cn 赣ICP备050009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