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团学风采

教育学院开展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

来源: 日期:2025-09-30 15:35 浏览量:

(本网讯:文|王嘉阳/图|教育学院新媒体工作站)为帮助2025级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顺利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平稳过渡,我院于9月15日—9月17日组织开展了为期3天、共10学时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通过多样形式覆盖理想信念、专业认知、安全健康等多维度内容,为新生开启大学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新生见面会,搭建师生沟通桥梁

为帮助教育学院2025级新生快速融入学院大家庭,明确大学生涯努力方向,9月15日下午,教育学院在音乐厅举行了2025级新生师生见面会。院党委书记李莉,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冯兵,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黄书生,副院长汪潇出席会议,党委副书记冯唐锴主持会议。

师生见面会现场 教育学院新媒体工作站供图

通过本次新生师生见面会,2025级新生全面了解了大学学习生活规则、专业情况与校园资源,有效缓解了入学迷茫,实现了从中学到大学的平稳过渡。新生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入学教育为起点,以积极饱满的状态投入大学学习生活,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后续我院将持续关注新生适应情况,总结本次教育经验,优化入学教育长效机制,为新生成长成才提供持续助力。

、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教育,筑牢思想根基

1. 理想信念引领:为帮助2025级新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深刻领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全面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光辉历程,并清晰认识到作为当代青年所肩负的时代重任与光荣使命,同时助力新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9月15日下午,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冯唐锴于图文报告厅为全体新生讲授了一堂理想信念教育党课。

冯唐锴上党课 教育学院新媒体工作站供图

2. 爱国主义教育深化:遵循《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主题班会为载体,组织新生观看爱国主题影片与教育纪录片,涵养家国情怀,强化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同时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明确维护国家安全的公民义务;同步推进大学生征兵宣传,详细讲解参军入伍流程及优待政策,有效点燃新生“携笔从戎、参军报国”的热情。

、校情与党团教育,增强归属感与组织认同

1. 爱校荣校教育:采取“实地参观+线上引导+主题班会”相结合的方式,由辅导员、学业导师及高年级班助带领新生走访校园,讲解校史、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介绍学校发展现状与未来远景;引导新生关注学校及学院官方网站、公众号,帮助新生快速熟悉校园环境与资源,培育“凡我在处便是景院”的身份认同,激发融入校园的内在积极性。

2. 党团知识普及:由罗茜、江霞琴开展党团知识专题讲座,一方面进行入党启蒙教育,讲解党章党史基本知识与党的发展历程,引导新生端正入党动机,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另一方面介绍校内团学机构、学生会、学生社团情况,鼓励新生广泛有序参与校园管理与各类成长成才活动,在实践中提升综合能力。

、专业与学业教育,明确学习方向与目标

1. 专业认同构建:针对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两个专业,分别由学前教育系主任陈静、小学教育系主任康传凯于9月16日下午开展专业介绍讲座。邀请专业教师解读培养方案,详细说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师资力量与办学条件;同时分析专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及就业前景,帮助新生全面认识所学专业,消除专业困惑,增强学习本专业的信心。

2. 职业规划引导:将专业教育与职业发展相结合,在专业讲座中融入职业规划内容,引导新生结合专业特点与个人兴趣,明确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与目标,提前规划未来就业、升学方向,为后续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康传凯授课 教育学院新媒体工作站供图

、行为规范与保障教育,守护成长安全线

1. 文明守纪教育:以主题班会形式,组织新生重点学习《景德镇学院学生手册》,聚焦学籍管理、学业预警、学生违纪处分等核心制度,同时开展国家法律法规、公民道德、文明诚信、勤俭节约及人际交往礼仪教育。针对日常管理中常见的行为问题进行针对性提醒,引导新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养成文明守纪的行为习惯。

张凯强授课 教育学院新媒体工作站供稿

2. 资助政策解读:通过班会详细介绍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内奖学金及勤工助学等资助奖励政策,明确申请条件与流程,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责任意识,确保新生全面了解资助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除后顾之忧。

3. 安全稳定防护:围绕“安全第一”原则,开展多维度安全专项教育。指导新生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讲解防范电信诈骗、防灾减灾、防暴反恐、防火防盗、防溺水、防传销及交通安全知识;提醒新生警惕非法组织与传销组织渗透,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切实提升新生安全防范意识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心理健康与网络文明教育,促进全面健康发展

1. 心理健康关怀:密切关注新生入学适应期的思想动态与心理状况,配合学校完成全体新生心理普查工作,精准掌握新生心理健康情况。通过主题班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分享心理调适方法,引导新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增强抗挫折能力;同时鼓励新生加强体育锻炼,以健康的身心状态适应大学生活。

罗毅峰授课 教育学院新媒体工作站供图

2. 网络文明引导:组织网络文明宣讲活动,引导新生遵守国家互联网法律法规与政策,树立“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理念;提醒新生规范网络言行,不传播谣言、不参与网络暴力,养成良好上网习惯,争做网络文明的践行者、网络安全的守护者与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者。

(编辑:杨海薇/一审一校:张凯强/二审二校:江霞琴/三审三校:冯唐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