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学院新闻

学风建设“悦读愉己”——第十八期线下读书分享会

来源: 日期:2025-11-05 16:13 浏览量:

(本网讯:黄欣)书香涵养民族魂,阅读赋能新时代。阅读是青年学子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经典,我们可以与先贤对话,汲取跨越时空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广大青年要“珍惜韶华,潜心读书”,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为引导我院学子树立崇高理想,打造书香校园,教育学院组织开展第十八期“悦读愉己”线下读书分享会,各非毕业班同学积极参与,分享读书体会,交流读书心得。

本期书单

《民主主义与教育》——约翰·杜威

《枕上诗书》——徐若央

《人间词话》——王国维

《觉醒年代》——龙平平

《文化苦旅》——余秋雨

《我的阿勒泰》——李娟

《我与地坛》——史铁生


分享展示环节

25小教二班曹宇分享的图书《民主主义与教育》: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于1916年出版的教育学著作。这本书阐述了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关系,为教育提供了理想的环境,促进了个人经验的解放和能力的发展。杜威认为教育是以经验为基础,以生长为导向,以民主为愿景,这些理论提醒我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持续学习,独立思考,并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自由人。

活动现场 黄欣摄

24学前二班林茜茜分享的图书《枕上诗书》:

翻开《枕上诗书》,像推开了一扇通往古典岁月的轻窗,书中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译成现代人懂的“单程列车”,把《诗经》里的“蒹葭苍苍”拆成河畔寻爱的寻常心事,让千年诗词突然有了温度。更重要的是,它用现代语言和生动故事解读诗词,褪去了学术晦涩,让古人的情感与经历变得可感可知,营造出了宁静的阅读体验,使读者在共鸣中获得心灵的平静。

活动现场 黄欣摄

23学前一班赵振涛分享的图书《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出于人间,存于人间,而悟于人间。诗词是作者感悟的整合,字里行间透露着人生意韵。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增加了我们对诗词境界的了解,同时也让我们品味了人生生活。王国维先生以为人生有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

活动现场 黄欣摄

25小教二班曾永琪分享的图书《觉醒年代》:

《觉醒年代》聚焦于1915年至1921年这一关键历史时期,生动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成功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风采各异的时代先驱。它将宏大的历史教科书事件转化为一个个鲜活人物的生命历程和感情故事,真实再现了那个“觉醒”的过程;它清晰地回答了“为什么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中国选择了共产党”这一核心问题。

活动现场 黄欣摄

25小教二班车浩婷分享的图书《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第一部文化散文集,荟萃了作者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作者凭借山水风物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和中国文人的人格。将历史的沧桑、人性的思考、人生的真谛融入对景物的描绘中,这本书开创了“历史大散文”或“文化散文”的一代文风,重拾了中华文化价值观念。

活动现场 黄欣摄

25小教二班曾淋分享的图书《我的阿勒泰》:

《我的阿勒泰》是中国当代作家李娟的作品,讲述其与母亲在哈萨克族牧民聚居的深山牧场和戈壁荒漠中,经营一家半流动的杂货店和裁缝铺的故事。这本书并非一本情绪连贯的小说,而是一本由个人经历,风物观察和生命感悟编织而成的散文集,生动的描绘了阿勒泰地区的壮丽风光,哈萨克牧民的游牧文化,以及一个汉族女孩在一个艰苦而纯粹的环境中的成长与思考的画卷。

活动现场 黄欣摄

23学前一班张家豪分享的图书是《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以如老友交谈般的笔触,讲述了史铁生在地坛对生命与母爱的深刻领悟,让读者在感动中学会珍惜亲情。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外在的成功和荣誉,而是内心的成长和感悟。当他陷入人生低谷时,他选择了与地坛为伴,从那些看似寻常的景物中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他的母亲为了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付出了无数的辛勤劳动。书中对母爱的描写极易引发读者联想自身,从而更加珍惜和感恩身边亲人的付出。

活动现场 黄欣摄

“悦读愉己”,其真谛不在于外在的展示,而在于内在的照亮。通过悦读分享会,我们因书相聚,以心相交,共同见证了文字如何如涓涓细流,滋养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感谢各位分享者,让我们看到,阅读是与伟大灵魂的对话,是叩问内心的自省,更是一场“愉己”的精神之旅——它在喧嚣中为我们开辟一方宁静,在迷惘中为我们点亮一盏心灯。我们分享的不仅是书中的情节与观点,更是彼此生命中由此激起的思考、感动与力量。愿我们将这份由阅读带来的愉悦与充盈,带入日常的生活。让书籍成为我们忠实的伙伴,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

(编辑:刘瑶菲/一审一校:张凯强/二审二校:江霞琴/三审三校:冯唐锴 )

关闭